隨著「我們與惡的距離」該片的知名,越來越多人聽過「思覺失調症」,這到底是什麼樣的疾病呢?

 (圖片截自網路)

在台灣,每千人中約有六個人罹患思覺失調症,而思覺失調症是什麼呢?在以前就是所謂的「精神分裂症」,2014年更名為「思覺失調症」,它是精神疾病的一種,也是一種大腦神經的疾病,造成的原因並不明確,但遺傳的因素占蠻大的比例,若是直系血親有人罹患此病,該子女罹患的機率就比較大,此外,透過後天的影響而發病也是很有可能,像是童年階段或是青春期階段,發生了人生巨大的轉變或是所遭受到的壓力,都可能促使發病,所以有可能是遺傳或是後天的刺激單一發生或是共同互相影響所造成的。

青春期晚期到成年人早期是思覺失調症的發病高峰階段,所以常可以發現,小時候孩子並沒有任何異樣,頂多容易動怒發脾氣,但到了青春期開始反而出現反社會人格,或是一旦升學壓力或是生活中有無法排除的壓力所在,就容易促使其發病。診斷有思覺失調症的人之中,40%的男性於19歲前出現症狀,女性則是佔23%,在發病前可能出現易怒、社交退縮、煩躁不安等,尚可自行控制,一旦發病急性期時,就只能透過藥物進行治療,度過急性期後,藥物仍必須持續服用不能隨意停藥或減藥,否則會出現更劇烈的反彈,治療期間,家人朋友的鼓勵陪伴是最好的輔助良藥。

  • 遺傳因素:直系血親患有思覺失調的家族史(祖父母、父母親)
  • 後天影響:
  1. 童年/青春期的生活壓力或是重大轉變
  2. 家庭生活不和睦
  3. 經歷重大難以承受的壓力事件:離婚、親人離開、長期失業等
  4. 藥物濫用:毒品、迷幻藥濫用...

思覺失調的症狀,多半以精神症狀呈現:

  • 幻聽、幻想、幻覺..
  • 被害妄想、疑心病重
  • 急性期具攻擊性
  • 易怒、煩躁不安
  • 思考障礙:思考過度跳躍、語言缺乏邏輯性等
  • 缺乏目標及動力,每天都不想做事
  • 出現社會認知障礙
  • 負面情緒及思考

目前治療思覺失調症,以藥物為主,陪伴為輔,甚至近幾年發現「音樂治療」、「繪畫治療」的成效也相當不錯,能夠幫助患者敞開心胸,適度的曬太陽及運動,也可以幫助減少負面情緒的產生。

然而,在治療思覺失調的藥物之中,有幾種藥物的副作用可能會造成體重增加,像是「奧氮平Zyprexa」及「氯氮平Clozaril」,因此,若是在意體態身型的女性患者,在服用這些藥物之後,出現體重增加的情形時,可能也會造成自行停藥或減藥,這部分必須特別留意,另外,飲食之中,患有思覺失調症的患者,建議應該均衡飲食,減少攝取過多的垃圾食物或是高糖、精緻澱粉食物,像是蛋糕、餅乾及含糖飲料,都會使得血糖波動過快,影響情緒的起伏,並不利於病情的控制,但可以透過攝取適量的水果之中的甜味(每天2~3份水果為宜),來獲得愉悅的滿足。

另外,建議蛋白質食物中,多攝取「魚類」食物,減少攝取富含飽和脂肪的肥肉,許多研究證實,魚油可以降低發炎反應,改善憂鬱的症狀,對於精神患者來說是個很不錯的食物來源,假若不愛吃魚的人,補充魚油的保健食品也是另一種方式。再者,也建議患者每日攝取多樣不同種類的蔬菜,所含的植化素也不相同,colorful的蔬菜讓飲食成為是一種視覺的享受。

---

患有思覺失調的人並不可怕,但照顧者會非常辛苦及煎熬,很感謝「我們與惡的距離」讓該疾病能夠讓更多人了解,不讓「標籤化」影響了該些患者回歸社會的正常軌道的機會。

---

想要了解更多與思覺失調症相關的資訊,可以到精神健康基金會的網站了解唷! http://www.brainlohas.or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思覺失調
    全站熱搜

    林俐岑營養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