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訪視心得-失智長者之照護]

每次的居家訪視完,心裡都能有不同的感受。昨天在早診結束後,下午我排了兩個居家營養照護,一個是失智長者、一個則是精障者。在訪視完,真的有說不出的難過。

失智長者的家屬跟我訴說著,媽媽在爸爸離開的這一年多,記憶力衰退許多,生活自理能力也變差,在一次跌倒後,就很常沒體力一直想臥床,食慾整個大減,有時甚至一天只吃得下一餐,而且一個人居住,三個子女及媳婦輪流24小時回來照顧,但孩子也都成家,每個家庭也都有其難處,一年多下來大家都照顧得很辛苦,個案也不覺得自己可以照顧自己,為什麼大家都要來用她的廚房(因她失智的關係,一直以為自己還有能力可以處理),後來案家願意尋求喘息服務,申請照服員陪伴,期待未來可以幫助案家稍作喘息,讓個案在白天也有陪伴的對象。個案也忘記老伴已經離開一年多了,每天都會不停反覆地問著子女爸爸去哪裡了呢?聽到這裡,真的很心酸!

在台灣,失智長者的比例,65歲以上,13個有1個為失智;80歲以上,5個有1個失智。若能早期發現失智的一些徵兆,輕度的話能夠透過藥物有效延緩其病程。以下為失智初期可能有的徵兆,提供給各位參考:早期的十大警訊

  • 記憶減退影響到工作
  • 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物
  • 言語表達出現問題 (反覆性問話)
  • 喪失對時間、地點的概念 
  • 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
  • 抽象思考出現困難
  • 東西擺放錯亂 (廚房用品放置冰箱內)
  • 行為及情緒出現改變
  • 個性改變 (懷疑他人偷其東西、瞻望、妄想...)
  • 活動及開創力喪失 (不想外出、不想與人互動、孤僻...)

治療方面,不單單只是藥物介入,而是搭配認知的訓練、肢體及腦部運動,現在的「桌遊」就是很好的訓練互動式遊戲,以前長輩打麻將可能常被子女唸,但現今看來也是訓練腦力很好的模式。但肢體、腦部的刺激及訓練盡量採取多樣化,因此,也可以多利用目前的一些民間資源或是政府資源,像是日間照顧。

1. 日間照顧:提供白天短暫時間的托顧,服務類型為失智型以及失智失能混合型為主。但日間照顧所收的人數有限,我也很常聽到案家抱怨常常額滿還要排,因此,還蠻希望政府能廣設日間照顧。

2. 團體家屋:服務對象主要是中度以上失智者,具行動能力須被照顧的失智症長者為主。每個照顧單位以收9位為上限,每個承辦單位最多設置兩個照顧單元。目前承辦單位多為教會及民間愛心團體居多。

三、瑞智/瑞齡學堂:服務對象為疑似失智症或輕度失智症者,透過專業課程及活動引導,讓長者多動腦多運動,以延緩退化速度,減輕家人照顧負擔。

若是發現家中長者疑似失智,建議先帶去就診,確診後,您可以多尋求更多長照相關的資源(請打1966長照專線),以及協會、民間團體也有許多家屬的課程可以上,照顧失智長者您不再孤立無援!

arrow
arrow

    林俐岑營養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